近日,教育部印发通知,分别就研究生考试招生和培养管理工作提出一系列规范性的要求。现在我国对于高考制度的完善程度已经非常之大了,但是对于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要求还不是特别的严格,以至于在2019考研时出现了非常多不应该出现的状况,而且在2019年也是爆出了很多学术造假的问题。因此,教育部对于我国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严格程度加大,同时也要加强对研究生的培养工作、导师培养要求等等。
一、禁止设置任何歧视条件
我们知道,在以前研究生入学考试面试的时候会出现各种的其实情况,其中最严重的就是对于学生出身的歧视。如果你出身并不是名校,而你选择报考了名校,即使你初试成绩再高,面试也很难通过,这就是歧视行为。而目前教育部规定,要严格执行国家政策规定,择优录取,不得按单位、行业、地域、学校层次类别等限定生源范围,也不得设置其他歧视条件。针对这种情况,教育部做出的这些要求,让更多的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所有想考的院校,只要你肯努力,那一切皆有可能。
二、研究生复试要全过程录像
对于研究生面试老师要进行全面严格的选拔,对于面试的老师要采取多选的方法,先选出需要面试老师人数的两倍,等到面试时候再进行随机分配,考生在面试的根本不知道自己面试的老师是谁。而且在面试的过程中要全过程进行录像、录音,参与复试的小组成员必须现场独立进行评分,评分过程中不能进行交流,而最终的评定成绩也不允许改动。这样做的结果就是让考生能够有一个公平、公正的考试环境,让努力的人有所收获。
三、研究生有权利也有义务
在以前研究生导师压榨学生的事情是有发生,因此现在教育部赋予研究生的一票否决权,当导师对学生有任何不适当的行为时,学生可以向学校反映,学校要立项调查,调查清楚后轻者对研究生导师进行约谈,重者取消硕士导师资格或者开除。这样让更多的研究生能够放心的去报考,有更多的时间去搞科研。而且现在所有研究生毕业论文都要进行双盲审,对于研究生毕业要求更加严格了。我们作为研究生既有了自己的权利,同时也有了自己的义务。
大家想要读研究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