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关注互联网发展的新模式为我们的生活环境造成的影响,有人说互联网+模式促进了智能城市的发展,这是真的吗?专业人士通过
云录音为我们做了详细的介绍,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现在很多人往往把智慧城市和数字城市、智能城市混为一谈,事实上它们是有区别的。对于整个城市的发展来说,要渐进地完成这三个步骤。第一个步骤叫做数字城市。它是通过部署传感器,把整个城市各个方面进行数字化,比如在地下管网加上传感器,让我们能够感知电网的流量、水网的流量、车网的流量,路网的流量,这就是数字化。第二个步骤是智能城市。智能化是在感知基础上,提供一个优化的方案,使得系统运转得更好。第三个步骤才是智慧城市。智慧,是基于历史和传统的大数据,形成更大更系统的解决方案,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不断发展的过程。举个简单例子,北京长安街上,有十几个交叉路口,我们在路口都安装上摄像头,这就是数字化模式,因为通过安装摄像头我们可以清点过往车辆数目,并获取车辆影像。再进一步,我们把十几个红绿灯指挥系统和来往车辆、人群的数字进行自动化的匹配,设计一个解决方案,对整条路进行智能化的红绿灯控制,保证一辆车从长安街自东向西或者自西向东开的过程用时最短。而不是机械地按照30秒切换红绿灯,或者人工控制红绿灯转换,这就是智能城市的交通系统。
前面我们已经提到智能城市中的交通环节,那么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智能交通到底是如何。它将是基于整个北京市的城市布局、交通工具分布、各条道路基础情况,以及实时的交通运行情况,并结合历史交通数据提出的一个更加全面、系统的未来城市的交通体系运转方案,这才是真正智慧的城市交通体系。因此智慧城市一定要基于大的互联网平台,它是智慧城市实现的基础。反观现在的产业界,有时放一个摄像头也叫智慧城市,做一个解决方案也叫智慧城市,而实际上它只是智慧城市的前期。我认为,智慧城市是城市在互联网构成的虚拟世界形成的虚拟映像,从交通领域来讲,它能够优化整个城市的交通布局和交通系统,这样一个大的系统才是一个城市的智慧交通体系。智慧农业也是一样,是以大数据为基础形成的解决方案。如果能够把中国农业土地的数据都采集到,将每一块土地的数据进行分析,历史上施过什么肥料,用什么农药,种过什么种子,以及当地小气候是什么样子,据此优化出种什么植物、怎样种产量最高,这才是智慧化的农业解决方案。
互联网+模式的发展带有一定的历史革新意义,其促进作用也是不言而喻的,我们希望其未来在城市发展中的影响力会越来越大,为我们开辟崭新的美好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