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武汉市民的不文明陋习广为流传,让政府甚为头疼。3月19日开始,武汉政府决定将通过媒体在全市范围内定期公布不文明市民名单,不管是电视,广告还是广播录音。这一政策出台,立即引来了热议。据某专员介绍说,我们办公室录音电话都快被打爆了,一个接一个的,都有点忙不过来的感觉了。当初设立投诉举报部门就是为了反应社会现象,及时了解市民想法,为市民解决问题的。当然现在也不例外,只不过自从政府出台了这个政策后,市民的反应很激烈。大体来说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这种实名制的媒体曝光,市民隐私是不是被侵权了?另一种这个政策可以对不文明行为造成很大的舆论压力,舆论的力量促使市民提高文明素质。
到底哪些算是不文明陋习呢?相关渠道了解到,所谓的不文明陋习,包括乱穿马路,乱闯红灯,乱停车辆,乱扔垃圾等等。这种实名制的曝光将每一种不文明形成曝光10名。可是,国人的不文明陋习,何止这些?应该承认,武汉市之所以这样做,初衷是无可厚非的,但是,这种“最彻底的曝光”是不是灵丹妙药呢?
从相关部门录音电话显示,公民素质的提高,完全在于政府对百姓的管制。这样说来,权力是用来管理百姓的,老百姓只有服从的份。可是法治社会,讲究的终究是法治。尊重和保证人权,要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武汉政府的这种行为,已经违背了法律,要如何服众?百姓如何服法?抛开这层不说,这个措施真的实行下去,每次“抓”到的人,绝对不会只有10个,可能会多,可能会少,要如何取舍?执行什么样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