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我们来说旅游已经是生活的必须必备。令我们在工作中的压力带到自然世界中放飞。中国旅游行业有多大,年产值一两万亿。当然整个旅游产业涵盖的范围非常大,景区、住宿、交通、餐饮等无一不包。且我们都认同,旅游产业的所有项目,在线旅游都可去掺和掺和。巨大的成熟市场,哪个不眼红?国内在线旅游巨头携程网的年营业额不过区区几十亿,相比上万亿的旅游蛋糕,只是沧海一粟。刚刚成功上市的去哪儿网,年营收不过10亿规模,但受到投资者的热烈追捧,开盘大涨89%。当年携程艺龙上市标志着在线旅游的第一轮竞争,去哪儿网上市则标志着在线旅游第二轮竞争开始。此第二轮竞争,伴随着互联网巨头的身影,还有移动互联、O2O等概念层出不穷。国内在线旅游网站五花八门,大大小小数不清,但截至目前每年能从庞大旅游产业中分多少羹,我估计不会超过200亿元。即便去哪儿背靠百度这一巨大流量入口也远远不足以撼动旅游这一庞然大物。这说明什么,在线旅游格局还远未成型,竞争才刚刚开始。用户需求多样,在线旅游如何满足。去哪儿网提供的服务都是游客的刚性需求,就是说你不在我这里消费,也要到其他地方消费,这个钱必须要花。去哪儿还在拼命拓展新的服务类型,已从最初的机票搜索扩展至住宿、卖线路、门票、当地人(野导游),再加上攻略等,几乎囊括跟团游自助游的各种需求。上文说到,即便去哪儿坐拥百度哺乳的巨大流量,也远未达到理想状态,访客转化率低的可怕。因为用户的需求,实在是多变的。如何把握用户心理,把钱从用户口袋里掏出来,需要更精准完善的服务。一些网站专注某一样服务,专而精而美,更吸引用户眼球,但很快就会触顶。做一个大而全的平台固然很好,但难度也最大,如果十八般武艺样样稀松平常,那就没什么意思。去哪儿也是从机票搜索起家,转而平台化,这是必然要走的路。就像一个气球向上飞,外面的气压会越来越小,它的体积也会越来越大,等到空气密度和它一致时就不能上升了。不能上升就只能把气球继续做大。
做好行业的测量。特点鲜明才容易区分。如法炮制的发展模式容易遭到市场淘汰。据业内资深人士通过
录音电话表示在线旅游还不大,如何攫取市场份额。相比于整个旅游市场以万亿计的规模,在线旅游几百亿的盘子还比较微型。就拿重庆这个介于一线和二线的城市来说,一个稍大规模的几百人的机票代理公司每年的营业额就有几亿,基本都是线下渠道。但就是这小小的盘子里,各路在线旅游豪杰还是斗得刺刀见红,头破血流。因为大家都去抢碗里容易吃的肉,这比较简单,旁边放的大堆未煮熟的肉反倒不太引人注目。去哪儿CEO看重的是市场份额,究竟是指在线旅游这个小盘子的份额,还是整个旅游产业的份额?这就取决于他的眼界。整合渠道,开创新模式,如果不能建立护城河,很容易被对手效仿,而纷纷效仿的最终结果往往会破坏市场环境,就像当年的团购大战,就算最后90%都死了,但最终把市场搞坏了,就很难再培育起来。如果只是坐享其成,等待市场的自然发展,那大家恐怕都等不及,把生肉煮熟这个事情最终还是要去做。重点不在于服务,不在于渠道,而是在于培养用户习惯, 让线下的用户转移到线上。一个对互联网不怎么精通的人,如何订机票,无非是打电话给机票销售公司,只动嘴不动手,他觉得这样已经很方便了。但是这部分人可能还没有意识到互联网的威力和好处,这需要旷日持久的宣传影响。PC是给会用电脑的人准备的,而无线网络是给所有人准备的。借助于移动互联网、O2O等途径,想必会有更多的途径和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