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移动终端设备昌行的现在,手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手机的日渐普及,各种智能手机也大量涌入市场。其质量不过关、缺乏售后保障以及出厂时自带的扣费软件等问题,对用户带来了极大的烦恼。由于买智能手机的大部分消费者都是年轻人所以比较在意手机的外观和功能,加之新上市的正版行货手机动辄四五千元的价格,令不少年轻的消费者群体望而却步。于是智能手机便以其价格低廉、功能强大、外形时尚的优势,在市场占有一席之地。智能手机是否真的如此“物美价廉”呢?服务员小王年初以599元的价格买了一部号称可待机十天以上的手机。谁知一个月下来,他感觉话费用得特别快。查询后发现仅“增值服务”一项的费用就高达40多元。之后通过查询记录才得知,是新买手机中安装的自带扣费软件造成的。
现在很多手机在出厂时就会安装一些无法删除的手机应用,只要轻轻一点击就会后患无穷,随之发送短信息订阅各类收费项目,有的甚至还会自动拨打高额收费电话。业内人士在
录音电话中透露,智能手机一般通过以下四种途径吸费:(1)在增值服务菜单内设置短信陷阱,只要点击就会自动发送短信扣费;(2)在系统内绑定某些类似系统功能的定制服务,一旦使用即产生流量或订阅费用;(3)内置程序,自动拨打声讯电话扣费;(4)手机一键上网,只要触动立刻产生上网流量费。近年来,智能手机吸费纠纷逐年增加。有关专家提醒广大消费者:在购买新手机前三思而行,谨慎购买,尽量通过正规渠道购买手机,避免智能手机内置软件带来的话费损失。如果您经常上网,可根据需要通过正规渠道下载杀毒软件。一旦发现扣费异常情况,用户应该立即致电运营商客服电话,查询具体扣费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将损失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