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智慧型城市,从我国的整体大局来看,可以加速转变经济的发展方式,而从较小的地方层面来看,是解决地方政府在规划、建设、管理、运营方面遇到问题的重要方法;从广大民众来讲,是建立完备的、均等化的公共服务的重要保障。有效利用现代科技来应对城市发展问题,能缓解现代城市的各类弊病,使城市更加健康、美好。去年我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开始开展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并于2013年1月确定了90个城市(区、镇)为第一批试点城市。我国的智慧城市建设理论研究与实践借鉴了美国、欧洲以及日本、新加坡等国家以及国际著名研究机构、大学及企业的研究,但并不是与欧洲、美国等国家的智慧城市完全相同。我国所建设的智慧城市是取各国之长互补其短,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加明确智慧城市建设的必然性、需求、方向以及重点。
由于智慧城市的建设是一项全球化的举措所以我国也积极参与其中。据知情人士在
录音电话中透露2012年10月中国专家组已向该分技术委员会提交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与智慧城市》理论提案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智慧城市示范工程(2012—2015 中国)》项目提案,明确中国的智慧城市建设是通过信息化等现代科技手段促进城镇化可持续、健康发展,凸显了发展中国家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强调城市建设与智慧系统建设相结合的基本理念。中国的提案将被列入到即将于2013年9月出版的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TR37510技术报告。该报告将对全球的智慧城市项目建设与标准制定研究具有非常大的指导意义。这标志着我国的智慧城市建设理论研究与实践提升到了国际层面,有益于为下一步在ISO层面研究与制定相关标准中增大话语权。智慧城市建设在国际层面的推进对于我国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争取主动权和制高点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