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到本月21日,申请上市并正在审核的公司已经多达836家,并且排队的企业越来越多,不仅意味着今后发审委的工作量将越来越大,新股上市给市场造成的压力方面亦同样如此。如何缓解排队企业形成的“堰塞湖”问题,监管部门显然无法回避。实际上,监管部门已于日前降低了国内企业赴港上市的门槛。记者通过
录音电话了解到,为了将那些存在业绩包装粉饰行为的企业扫地出门,监管部门的核查已经启动,而主要目标则是财务的真实性。根据保荐制度的相关规定,保荐机构与保代都应履行“诚实守信,勤勉尽责”的职责,因此,监管部门此次启动的对排队企业财务真实性的核查,本属于保荐机构等中介的“分内之事”。
有许多公司为了公司上市得到相关部门的批准,不惜花重金为自身做包装搞业绩。但遗憾的是,监管部门对此一直没有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既没有对相关上市公司与中介机构进行认真严肃的查处,也没有出台新措施加以防范。因此,要应对排队企业形成的“堰塞湖”,关键在于监管部门是否有魄力与勇气付诸行动。如果监管部门对包装者的惩罚力度加大,当然没有哪家企业再愿意包装上市,那些“问题”企业亦会知难而退,排队企业也就不会有现在这么多,问题自然而然就解决了。